伴隨建筑業的發展與施工技術的進步,各種新材料與新工藝被廣泛應用于各類裝飾中,天然花崗石因其獨特質感、莊重外觀及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等特點,在裝飾領域深受大眾喜愛。
但令人可惱的是,花崗石飾面工程完工一段時間后,有些項目會出現“返漿”等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整個裝飾工程的最終效果。
到底為何會出現石材返堿“返漿”問題?如何避免這個問題?出現返漿有該如何處理呢?這里我們詳細了解一下。
所謂返漿,一般是由于石材安裝質量的問題,致使建筑內部濕氣過大,長久以往,飾面外觀出現白色流痕、白斑、水斑、濕痕等不協調的顏色。如今返漿較為少用,更多石材人更喜歡用泛堿、返堿來描述這一現象。
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所使用的水泥長期接觸濕氣導致碳酸鈣外析有關。
一方面,當下在石材安裝的過程中水泥砂漿濕掛法的使用較為普遍,石材在安裝時和安裝后,來自外界的水會不斷將水泥中的石膏和堿鹽成分浸濕,從而導致飾面石材內部夾雜各種雜質的液體漸漸滲出并掛于石材的表面,形成所謂的返漿;
另一方面,在有些建筑飾面,尤其是立面外貼的安裝過程中,工作人員在調和水泥的過程中將水泥調制過稀,安裝后大量水份漸漸揮發,導致內部出現空鼓的現象,進而使得來自外界的濕氣能夠大量進入內部與水泥不斷發生反應,形成返漿;
或者,一些工作人員在安裝建材的時候,沒有注意把建材貼實,這樣也會導致內部空鼓,從而形成返漿;
再者,有些工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會忽略對飾面建材的拼接縫進行勾縫防水處理,未經防水處理的建材在遇到雨水等外界水汽(特別是酸雨)侵入后,容易帶出建材內部的石膏,并使得建材墻面出現返漿的情況,這種情況常見于南方一些地區;
再有,有些工作人員盡管注意對勾縫進行防水處理,但由于在作業過程中選擇了一些酸性硅酮密封膠、結構膠、云石膠,安裝后對建材和水泥漸漸腐蝕,在水的作用和帶動下,慢慢在石材表面形成返漿。
除了以上原因,在石材加工過程中未對其貼面進行清理,對導致石材和貼面本身存在一些如油膩、灰塵、砂礫等污染,待貼面后,容易導致石材與水泥砂漿結合不緊密,導致空鼓。后面一旦有水深入,便會導致碳酸鈣外析,形成返漿。
如何避免這一現象呢?那就要在石材實際操作過程中,從各種容易水汽侵入的細節入手,做好各種細節的安裝工作,保證石材與水泥砂漿緊密結合,如此才能杜絕返漿的情況出現。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幾點:
1.作業人員應認真做好石材的清理工作。在安裝前認真的對石材進行清理,并做好建筑貼面處的清理工作。
2.作業人員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安裝操作,尤其要掌握好水泥砂漿的水灰比。
3.作業人員除了在安裝時在接縫處采用石材專用嵌縫劑,減少石材表面彎曲凸起的產生,還應該對石材縫隙進行清理,可以用鋼鋸劃入石材縫內2mm左右來清除縫隙間的余灰,然后用玻璃膠或同色鞋油膩嚴縫隙,防止雨水或水汽浸入縫內。
返漿問題處理
對于被返漿污染的石材飾面,可以用刮鏟小心清除飾面上留存的碳酸鈣薄層后,用草酸或專用清洗劑小心清洗,再用玻璃膠擦縫,以達到根除返漿的目的。但注意一定要先作小樣試塊,以檢驗清洗劑效果和決定是否采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可溶性堿或鹽物質已經沿毛細孔滲透到石材里面(滲出石板表面的可以清除),很難清除,故對于返漿現象,更該重在預防。
此外,我們可以選用低堿水泥、無堿水泥,或者選用密度大的石材產品作為飾面
石材,以此來減少返漿事故的發生率。不論怎樣,嚴控各個環節,把好石材工程的質量關是關鍵。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